第404章 大明啊请等一等你的人民(第2页)


    我真傻,真的,单知道李明对臣下很好,不但待遇优厚,还不摆架子。
    谁知道李明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活儿是一点也不少干啊!
    能把最有擅权嫌疑的权臣给干到提桶跑路,自己儿子压榨起劳动力来是有一手的。
    他都不知道是该为老李江山国祚稳固而感到欣慰,还是应该为老李家的打工仔们感到悲哀了……
    “不对。”
    李明突然摇头,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默。
    “房相不是不想干了。
    他这样没有意志消沉、没有干劲,是因为饿的,是长期素食导致的。
    “只要给他补充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他一定会重回巅峰,再为我大明光热,死而后已!”
    不如还是让他死了吧……看着儿子动情又铁血的演讲,李世民真真切切地为房玄龄等一众“权臣”
    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无尽的同情。
    连老了病了,都得被违背自然规律拉起来强行打工,细细想来,李明手下的诸位权臣,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一个个悲惨透顶。
    真正要害的实权是一点也无的,责任是一分不少的,劳动力是要被压榨到极致的。
    这么想来,也就不难理解李明对属下那几近“纵容”
    的宽容态度,无视、甚至主动鼓励他们享受逾越礼制的待遇。
    因为大明群臣的工作真不是人干的,要是情绪价值再不拉满,那大家都得步房相的后尘,争先恐后地跑路了。
    “你明主上有德,人才济济,现在又占据天下之广,万民无不愿为皇帝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道连一个可以代替房玄龄的人才,你都找寻不见?”
    李世民一半是调侃,一半是认真地说道。
    “除了我留下的班底以外,你自己也掘启用了不少青年才俊。
    你是有识人用人的能力的。
    “可是为什么,你怎么总盯着一个快成为冢中枯骨的老头子祸害呢?”
    对于李世民的疑问,李明掰着手指头:
    “能当宰相的人选有的是。
    长孙无忌之外,老成持重的有杨师道、崔仁师等,青壮年的岑长倩、裴行俭也能接的起班。
    假以时日,少年之辈如长孙延、狄仁杰等亦能大放异彩……”
    这回答让李世民愈疑惑,忍不住问:
    “既然有这么多可堪一用的人才,那你为什么还是不肯放房玄龄退休呢?”
    “因为他们都不如房玄龄啊!”
    李明振振有词地说着:
    “换一个人来当相,固然不至于让国家闹出乱子,但是对百姓的福祉、国家‘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一定是不如房玄龄的。
    “让房相这样一位人才闲置了,岂不是浪费?这是‘低效率’的行为,机会成本巨大啊!”
    李世民吃力地听取着儿子的言。
    长篇大论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效率”
    二字。
    这让李世民很不解,忍不住打断道:
    “你为什么这么强调‘效率’?
    “现在全天下都归你所有,百姓也安居乐业,而你尚在……比当打之年都还要更年轻一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