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这部英烈传前半部就以朱元璋为主角吧(第2页)


    二则技术难新。
    世代守旧法,不知改良。
    良种难觅,灌溉之法粗陋,施肥不知其要。
    不知新术,不知良种,田事之功,久无增益。
    又无力购精良之具,劳作之效,终难提高。
    虽有能者,亦因财寡力微,不能广施其技,农桑之业遂滞,产量不增,民困于旧法而不得脱。
    三则抗御风险之力极弱。
    天灾既临,无可自救,又有苛政之压。
    税赋徭役,不因年成而减,官绅盘剥,甚于虎狼。
    若病若残,家无劳力,则田园荒芜,举家困窘。
    四则市场之能不足。
    所产之物,多为自给,虽有交易,亦为小量。
    于市场之变,懵然不知,物价之涨落,不能应之。
    若有丰年,谷贱伤农,徒有丰收之形,而无富足之实。
    且因分散孤立,不能合众之力。
    水利之修,道路之筑,皆需合众,然小农各谋其生,人心不齐,公共之事,常废而不举,终致旱不得灌,涝不得排,货不得畅,经济难兴,民生多艰也。
    再者,小民思想守拙。
    目之所及,唯田亩家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不知外界之变,难萌革新之志,为旧制所缚,终陷穷困之循环,此小农经济之积弊也。”
    读到这里,罗贯中一脸震惊之色,他眼前这些针砭时弊的文字,竟然会是那位不着调的秦王写的。
    罗贯中有些不敢置信,他想起传遍京城街头巷尾的那个传闻。
    明太宗朱樉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同月同日同一个时辰出生,两人的生辰八字是一模一样。
    阎王爷有一次喝醉了酒,把两位太宗皇帝的名讳给搞混了。
    醉醺醺的阎王爷一不小心就勾错了生死簿,让唐太宗李世民还了阳。
    罗贯中想到了秦王最近的一些反常行为,一个不学无术的王爷突然拿着李世民的著作当睡前读物,这件事本身就很诡异。
    再加上这本笔记上撰述一些治国之道,秦王的见解已经不亚于唐太宗了。
    就好比一个私塾都没有上过几天的小屁孩,突然有一天去参加了科举不仅过五关斩六将,还居然高中了状元。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