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效率翻倍
纺织组的新织机在深冬的晨光中出规律的"
咔嗒"
声,沈默诚站在厂房中央,看着妇女们操纵改良后的织机,每台机器的产量都比老式织机快上两倍有余。
沈秀兰抱着账本走来,抗虫棉围裙口袋里的钢笔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哥,按这个度,月底就能完成上半年的订单量。
"
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但眉头却因担忧而微皱——产量激增意味着灵泉棉纱的消耗将突破安全阈值。
沈默诚点点头,目光扫过正在给织机上油的赵铁柱。
后者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那是沈家特意从空间换取的"
劳保用品"
,衣领处绣着小小的红星图案。
"
柱子,"
沈默诚递过一块灵泉肥皂,"
去洗把手,等会儿县轻工局的人来参观。
"
赵铁柱接过肥皂,嗅到熟悉的灵泉清香,脑海中闪过母亲喝药时的场景,却怎么也想不起具体细节。
上午十点,县轻工局的考察团准时抵达。
为的张科长戴着金丝眼镜,在织机前驻足良久:"
沈主任,这织机的效率确实惊人,"
他指着快穿梭的梭子,"
但如此高的转,普通木材根本承受不住,你们到底用了什么秘方?"
沈默诚早已备好说辞,指向织机底部模糊的符文刻痕:"
张科长眼光毒辣,这织机的轴芯用了祖传的万年松,是俺们太爷爷当年闯关东时带回来的。
"
张科长蹲下查看,抗虫松木特有的纹理在阳光下泛着淡紫色,却被沈默诚提前用灵泉泥土涂抹,掩盖了真实纹路。
"
可惜了,"
张科长摇头,"
这样的老木料现在难找了。
"
沈默诚趁机递上用灵泉桑葚干做的果脯:"
张科长尝尝,这是俺们纺织组的土产,补气血的。
"
张科长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液中带着灵泉的清甜,顿时眉开眼笑。
考察团离开后,虎娃在地下室计算灵泉消耗数据:"
沈叔,按现在的产量,空间灵泉最多支撑两个月。
"
少年的手指在算盘上快拨动,抗虫松木算盘珠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