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篇第十六(第2页)
黄帝笑了笑,说:“保养嘛,其实也不难。
你可以多按摩按摩这条经络上的穴位,比如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等等。
这些穴位啊,就像是经络上的开关,多按按它们,就能让经络更通畅,气血更充足。”
“液门穴啊,在咱们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你按按看,是不是酸酸涨涨的?这个穴位啊,能清热泻火、疏经活络。
要是你觉得咽喉肿痛啊、耳鸣耳聋啊,就可以多按按它。”
雷公照着黄帝说的按了按液门穴,果然觉得酸酸涨涨的,忍不住叫道:“哎呀,还真挺舒服的!”
黄帝点了点头,接着说:“中渚穴呢,在咱们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这个穴位啊,能治疗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症状。
你要是觉得头晕目眩啊,就可以多按按它。”
雷公又照着黄帝说的按了按中渚穴,果然觉得头目清爽了许多,忍不住连声称奇。
黄帝看雷公这么感兴趣,又接着说:“还有阳池穴啊,在咱们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这个穴位啊,能治疗手腕疼痛、肩臂痛、耳聋、疟疾等症状。
你要是觉得手腕疼啊,就可以多按按它。”
雷公一听,连忙卷起袖子按了按阳池穴,果然觉得手腕舒服了许多。
他忍不住感叹道:“哎呀妈呀,这中医穴位可真神奇啊!
那我以后可得好好学学了。”
有一天,雷公闲来无事,就跑去问黄帝:“嘿,黄帝,我一直对那个胆足少阳之脉的运行挺好奇的,能给我讲讲不?”
黄帝一听,嘿,这可是个展示自己中医知识的好机会,于是清了清嗓子,开讲啦!
黄帝说:“这胆足少阳之脉啊,它的可有意思了,就在咱们的眼睛外眼角那儿,也就是瞳子髎穴。
你想想,是不是每次熬夜加班后,外眼角那儿就容易干涩、疲劳?没错,那就是胆经在提醒你,该休息了!
这条经脉啊,它从外眼角出,嗖嗖地往上窜,直接抵达咱们的头角,也就是头维穴附近。
然后,它又一溜烟儿地下到耳后,沿着脖子,走在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一直到肩膀上。
到了这儿,它还不老实,又拐了个弯儿,从手少阳三焦经的后面绕出来,钻进了缺盆穴,也就是咱们锁骨上窝那儿。”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胆经还真是曲折蜿蜒啊!”
黄帝笑了笑,继续道:“别急,还没完呢!
这胆经啊,它还有两条支线。
一条支线从耳后钻进耳朵里头,然后又从耳朵前面跑出来,回到外眼角后面,跟主线汇合。
这就像是咱们耳朵里的秘密通道,专门负责传递一些‘不可告人’的信息给眼睛,哈哈!
另一条支线呢,它从外眼角那儿分出来,一路向下,经过大迎穴,也就是咱们下巴下面那块肉嘟嘟的地方,跟手少阳三焦经汇合后,继续往下走,经过颊车穴,也就是咱们腮帮子那儿,再下到脖子上,跟缺盆穴汇合,然后一路向下,穿过胸膛,横贯膈肌,联络肝脏,最后属于胆腑。
这就像是胆经的‘千里走单骑’,一路披荆斩棘,直达目的地!”
雷公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那它接下来呢?是不是还要继续往下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