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从敌人到朋友 管夷吾如何巧妙地转化了齐国的危机(第6页)
曹沫挺着戟大声喊道:“主公快走,我留在这里死战!”
秦子回头对他说:“你快来助我一臂之力!”
于是秦子和王子成父开始搏斗,曹沫则和东郭牙厮杀。
管夷吾保护着鲁庄公,召忽则守护公子纠,他们夺路而逃了。
有一位身穿红袍的小将,追击鲁侯非常急迫。
鲁庄公张弓搭箭,一箭射中红袍小将的额头。
紧接着,又有一位穿白袍的人追来,庄公也用箭将他射死了。
齐国的士兵稍微后退。
管仲下令把辎重、甲兵和乘马等物资都扔下,任由齐国士兵抢夺,这才使得鲁军得以逃脱。
曹沫的左胳膊又中了一刀,但他仍然顽强地刺杀了许多齐军士兵,突破重围而出。
秦子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史官认为鲁庄公在乾时之战中的失败,实际上是他自己造成的。
有一诗感叹道:“子纠本是仇人胤,何必勤兵往纳之?若念深仇天不戴,助纠不若助无知。”
鲁庄公等人终于从齐国军队的威胁中逃脱了,就像是那些幸存的鱼儿逃离了渔网。
他们匆忙地奔走了起来。
隰朋和东郭牙从后面赶来,一直追到了汶水,他们侵占了鲁国境内的汶阳田地,并派人守卫,然后离开了。
鲁国的人们不敢争夺,只能默默承受这场惨败的后果。
齐国的军队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齐国的君主小白早上举行朝会,百官前来祝贺。
鲍叔牙走上前说:“公子纠在鲁国,得到了管夷吾和召忽的帮助,鲁国还支援了他。
他们对齐国内部还有隐患,现在还不值得庆贺。”
小白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鲍叔牙说:“在乾时的那场战斗中,鲁国的君臣已经惊恐不已了!
我打算统率三军,压境进攻鲁国,讨伐公子纠,鲁国必然会感到惧怕,屈服于我们。”
齐侯答道:“我愿意举全国之力听您的安排。”
于是鲍叔牙挑选车马、清点军队,率领大军直接向汶阳进,清理疆界。
派公孙隰朋去向鲁侯送信说:“我是齐国的臣子鲍叔牙,恭敬地向鲁国贤侯致意:家庭不能有两个主人,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
我们的国君已经侍奉了宗庙,公子纠却想要争夺君位,这违反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我们国君因为兄弟之谊,不忍心加以杀戮,希望得到贵国的帮助。
管仲和召忽是我们的仇人,我们请求贵国交出,让他们在太庙受到惩罚。”
公孙隰朋临行前,鲍叔牙叮嘱他说:“管夷吾是天下的奇才,我向君主谈过他,将会被召用,一定不要被处死。”
公孙隰朋问道:“如果鲁国要杀他怎么办?”
鲍叔牙回答:“只要提到射钩之事,鲁国一定会相信的。”
公孙隰朋只得点头答应,然后离开了。
鲁国的君主收到了信后,立即召来了施伯。
不知如何商量决策,敬请期待下一回分解。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