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被黑化惨了(第2页)


    起初,晋军刚一上场就三战皆捷。
    可是成汉皇帝李势虽然荒淫无度,但也不是好惹之辈。
    随即集结了所有兵力与晋军拼死一决。
    晋军损失惨重,刘史还射中了桓温的坐骑。
    他被吓得连忙下令撤兵,可是敲击战鼓的鼓吏却把退鼓敲成了进军鼓。
    士兵们以为这是拼战到底的命令,干脆全力冲杀,最终意想不到地灭了成汉政权,使得桓温一战成名。
    这次彻底掌握了长江的中上游兵权。
    此时的桓温已有巴州之地,经常自行招募军族调配资源,间接地露出了不臣之心。
    司马昱开始觉得刘惔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于是想了一个让扬州刺史殷浩参与朝政的方法,从而抑制桓温。
    349年,后赵的皇帝石虎病逝,北方形势一片大乱。
    桓温便以此为机再次起兵北伐。
    而司马昱认为,现在的桓温仅有八州,如若再次获胜,掌控其他地区,他将会成为东晋皇位的最大威胁,便驳回了他的奏请,同时让殷浩带兵北伐。
    结果殷浩的战绩惨不忍睹,大量的物资被掠夺殆尽。
    桓温则趁机列举了多项罪状对其弹劾,殷浩最终沦为平民。
    桓温之子桓熙掌握了内外大权。
    他之后三次北伐,先是攻打了前秦,但因粮草不足而撤兵;第二次是攻打姚襄,此战虽然获胜并收复了洛阳,但是桓温刚回荆州,收复不久的部分地区就再次失守;第三次则是攻打前燕,这一战晋军惨败,损失了3万多人。
    其实桓温早有篡位称帝的想法。
    但是他想通过北伐来建立无人能及的功勋,从而在扩大威望后再被人拥立上位。
    可是前两次还算有所收获,但第三次却直接让他威名顿挫。
    已过6o岁的他最终选择废立皇帝来树立威望,其方法也是侮辱性极强。
    他诬陷当朝皇帝司马昱有生理功能障碍,无法生育,其三个儿子均是宠臣与后宫美人私通而来,并以此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昱为东海王,迎立司马奕为帝。
    司马奕即位后曾两次让桓温在京辅政,但均被推辞。
    他想要的并非是辅政大臣,而是在等着司马昱主动禅位。
    司马昱在之后突重病,在一天之内连续4次召见桓温,但是桓温依然不肯入朝。
    司马昱见桓温迟迟不来,就在遗诏中让他摄政,可是“摄政”
    二字却被王家始祖王彪之改成了“辅政”
    。
    桓温因此错过了成为皇帝的最佳机会。
    太子司马曜即位。
    373年,桓温病重,他多次催促朝廷加九锡之礼,也就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一种最高赏赐。
    而王、谢两家见他大限将至,便以各种理由拖延。
    桓温最终没能等到九锡,于同年7月病逝,终年六十二岁。
    桓温虽然有称帝的野心,但是他在历史上却有诸多好评,多以英豪称之。
    原因是他坚持正统的原则,以战功服人,从未使用任何暴力手段强制夺位。
    包括他北伐的失利也不能归他一人之过,这跟东晋朝廷也有很大的关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