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见过黄公。”
    荀柔拱手。
    他今天本就不因为闲情逸致出来登山。
    条件已经摆出,蒯氏态度分明,与刘表不对付的零陵太守也公开表明立场,刘表的挣扎已成徒劳。
    正因为是徒劳,荀柔反倒不得不容忍他这一时扭捏,毕竟这位姓“刘”
    么,客气一些,他也想将事情一次搞干净,免留后患。
    反正这种谈判都是私下进行,也不需要他一个太尉亲自下场磨牙。
    但刘景升数番邀请他在荆州州学开坛授课,就是一个明白着的大坑了。
    辩经,是意识形态的辩论。
    他能在长安搞,是长安有民情所在,北方士人多经历内乱之苦,深切体会社会种种弊端,已经有许多人在反思探索。
    辩证论和唯物主义,各自都有著书立说。
    脑洞大开,言辞激烈,远超过他。
    他在各方面改革给百姓带来实际利益,看得见,摸得着,再讲一讲道理,大家自然也就愿意听,能听得进去。
    而荆州,那样一群拥护刘表祭天,以勘定五经而立正统的儒生,能听得进去那些才怪。
    且南方地区,神鬼之说深入民间,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刘表攒的那群六经倒背如流的腐儒,而绝不在他在容忍范围内。
    把国渊和华歆丢去给那些人打嘴仗,荀柔自己则表示要出外访贤不跟他们玩了。
    这也不算借口。
    堂兄的来信他看了,堂兄之意,他也明白了,受了启发,却对寻访“遗贤”
    的理解和目的却又不同。
    刘邦怎么向吕后低头的?不就是商山四皓。
    他把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德操搞定,还需要理会荆州别的名士?才学不提,荆州这里,名气绝对没有比他们更大的。
    这也算是因地制宜。
    不意,黄承彦居然也很识趣,倒让他心里小有些惊讶。
    当然,这位黄公态度上,与蒯氏又有一点不同。
    蒯氏跪舔得厉害,反倒显得不自然,明显有利益寄托于他,才不得不卑身下气,实际上心口不一。
    黄承彦这里却很自然又从容,赞美、夸奖多少运用了有些修辞手法,却是昔年月旦评的味道。
    再看其人,确不是养尊处优,在书房捂得白皙的样子,肤色健康自然。
    荀柔品了品,竟真有些返璞归真,置身云外的气质。
    他从前所见的名士中,郑玄像学者,卢植是官吏,何顒似任侠,蔡邕文采风流,却无筋骨,倒是眼前这位黄公,形容举止间,简直是名士本士。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