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载愿终了上(第3页)


    只要能登上礼部试的录取名单,那便是一榜进士。
    榜下捉婿,有哪个会等到殿试之后才挂出的进士榜来捉?直接看到礼部试的结果就该出手了。
    大宋皇宫,那是四处漏风,宫内的一点消息,转眼都能传得满城风雨。
    贡举合格的名单送进宫中,当天夜里就能给抄出来,而排在前几位的,更是天子刚刚看过,转头外面就得到消息了。
    会守在在黄榜下捉女婿的,那都是些没有门路的商人而已。
    若是手眼通天,礼部试合格名单送到宫中的当天夜里,就能派人去守到心仪人选的落脚地,第二天人一出门,就能给捉将回来。
    如果今科得中,以韩冈的名望,不同于没有背景的贡生,关注得人绝对不少,基本上明天入夜前后就会有消息传出来。
    而韩冈的身份,足以让他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今次考试的成绩,最多也只会比天子迟上一两个时辰而已。
    王韶也是点头,“那就等明天了。”
    第二天,又开始下起了雨。
    一个月来,国子监的大门,还是第一次不是在考试时间开放。
    一名内侍在一队班直的护卫下,倏进倏出,匆匆离开国子监。
    ……………………
    朝堂上最近并没有什么大事,赵顼的耳根子也难得的清净了一些。
    科举是三年才得一次的大典,牵动着天下士子的心。
    在这件事面前,什么都要放一边,聪明的人都会选择换个时间闹事。
    赵顼正等着,今年的考生有名气的不多,比不上去年,更别说与群英荟萃的庆历二年和嘉佑二年相比。
    王安石、王珪、韩绛,皆是庆历二年及第。
    吕惠卿、曾布,都是在嘉佑二年博了个进士出身。
    想来想去,能让赵顼看高一眼的也只有韩冈一人而已。
    韩冈的才智,赵顼当然相信,若是他能在家苦读三年,一榜进士不足虑。
    只是他这三年来,为国事兢兢业业、出生入死。
    学问都耽搁了,现在来考进士,就不知会有几分成算。
    要是韩冈能有写出些像样的文章,编成几卷文集,直接赐个进士出身,甚至进士及第也不是不可以。
    就如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那样,五十卷的文集一献,赵顼直接就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
    可惜韩冈现在不论是文名还是著作,都还是欠奉。
    以他的年纪,当然也不可能会有。
    唯一可以让韩冈拿到,就是在插手如今。
    但科举是朝廷安稳的基石,赵顼就算再看重韩冈,也不会在礼部试上动手脚。
    如果不能通过礼部试的考核,赵顼想给韩冈赐进士头衔,也得再等上几年。
    ‘唉,这就要看他的运数了。
    ’
    殿外的阁门使进来禀报,说派去贡院的人已经回来了。
    “来了?”
    在崇政殿中,终于等到了消息,赵顼jg神一振,“快点让他进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