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二杨震撼有辱斯文(第2页)


    朱高炽接下了完善摊丁入亩的任务,那么一定要有班底协助。
    二杨就是最合适的人。
    杨荣擅划能谋,务实断策。
    靖难成功之后,当燕王骑着高头大马进入紫禁城的时候,杨荣上前拦住了朱棣。
    问道:您是直接登基,还是先去孝陵给洪武帝上柱香?只此一句,让恍然大悟,也让‘靖难’显得合法化;
    杨士奇则行事周谨,品性雅洁。
    他回家从不谈论公事,即使至亲也不得听闻。
    而且他是一名敢于直言敢谏的官员,靖难结束之后,国家疲惫,他曾多次就减免赋税、停止大兴土木等事宜向朱棣进言,为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着想。
    只是他二人平日里做事都以谨慎着称,朱高炽搞不明白为何会卷入这一次的士绅与皇权之间的较量。
    朱高炽说完这些话,他将杨士奇、杨荣的沉默思考的表情尽收眼底,随后再次说道:
    “说吧,谢缙如何劝说你们与他一起上了这道奏疏?”
    见杨士奇继续沉默,杨荣只能硬着头皮开口解释道:
    “为了……为了太子殿下。”
    朱高炽懵了,诧异的大声道:
    “什么叫做为了我?”
    杨荣道:“为了太子殿下能够获得士绅的支持!”
    话说到了这里,杨世奇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之后,不再沉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态度诚恳的说道:
    “殿下,如今您虽然坐上了太子之位,可是皇帝却多次在公开场合偏爱汉王。
    尤其在上一次国宴之中,汉王的英勇表现不仅使皇帝龙颜大悦,那些国外使臣讨论的时候,更是直言汉王才是大明未来的太子。”
    “这些在皇帝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不算什么。
    可是前段时间,不知汉王怎么想的,竟然搞出一个‘永乐公司’,临近中元节,已经抓捕了士绅文官不下百十来人,这完全就是奔着太子爷您来的啊。”
    “面对汉王的进攻,我们这些文官使劲的上奏疏,想要让皇帝好好的惩治一下嚣张的汉王,可是皇帝就一个态度,假装看不见。”
    杨士奇说到此处,声情并茂,一副忧国忧民的语调继续说道:
    “这般情景,恰似当年唐太宗看着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之间的争斗,当着全天下的面,偏袒魏王李泰,赏赐过太子,使得李泰野心膨胀,暗中觊觎太子之位。
    李承乾深感威胁,情急之下被迫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却以失败被废而告终。”
    “如今,永乐帝对汉王的偏袒,与当年唐太宗如出一辙,看着汉王肆意削弱太子爷您的力量,朝堂众人心中都忧心忡忡,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殿下,如果将来您能够顺利登基,保佑天下万民,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二人愿意自裁谢罪!”
    杨荣诧异的看了一眼杨世奇,随即也附和起来。
    朱高炽听后当即咬字清晰的问道:
    “所以你们就联合了士绅阶级一起,动了这一次的舆论攻势,并且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士绅胁迫皇帝!”
    朱高炽没想到在大明聪慧名单可排进榜单之人,思想竟如此狭隘。
    路完全错了。
    他朱高炽不是李承乾,朱棣更加不是李世民。
    朱棣本身因是夺取建文的皇位,所以心中极其害怕这样的事情在大明重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