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震撼人心的电影(第2页)


    不过又想到部队的训练,李云又觉得,强健的体魄不就是通过锻炼得来的吗。
    没准自己经过训练,体魄得到空前加强也说不准。
    就这么纠结着,大半天的时光就过去了,下午的时候,由军方投资拍摄的电影《汉魂》上映。
    军方没有通过电影院的方式上映。
    这种行为会侵占民间影视作品的上映时间。
    二是相关的费用极为高昂,三是,军方认为这种电影就应该免费进行宣传,而电影院是盈利的商业行为。
    强行让其无条件免费宣传有些说不过去。
    最后,有一些商人为了盈利收取费用,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与不好的社会反响。
    让人民说成打着爱国宣传的幌子实盈利的目的就不好了。
    就算人民群众不说,那些无处不在的间谍和恨国党岂能放过这种抹黑的华夏的机会?
    所以最终选择央视电台及视频平台上映。
    电影在军方电影制片厂的经典标志中缓缓开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个宽袍大袖的佩剑老者大声呼喝。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一个身穿战甲,手抚长戟,面对四面八方而来的敌人沉声怒喝。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汉疆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个蓄有短须,高冠博带,面容清瘦坚毅的中年男人轻描淡写,却又掷地有声地说道。
    “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斩。”
    一个身材高大,身着龙袍的男人沉声低语。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一个面容沉静,头戴冠冕的男人面对堂前一使者郑重开言。
    “不割地,不称臣,不纳供,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数百书生跪坐于房中,身着白衣,奋笔疾书,四不之词录于史书,传于后世。
    “我等军人,责在保国。
    所部枕戈待命,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前耻。”
    一个全副武装,浑身浴血的将军悲愤立言。
    电影刚开播,一句句霸气之言便引得观者热血上涌,面红耳赤。
    更不用说,里面的悲情事件,杨家满门,六子去一子归,老弱妇孺尽皆着甲。
    大明天子自尽煤山却不肯违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
    “若阵地失守,我就战死疆场,身膏野革,他日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观众全都哭成了泪人。
    这些事,国家都记在心里,却从未与民众诉说,如今国泰民安,却总有宵小鼠行。
    妄图破坏这一份安宁,现在看来,他们的计划执行的十分顺利。
    国家虽不愿让民众知道那些过往的悲苦与耻辱,但事实证明,人唯有知耻才可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这些画面,与记忆中的情况十分相似,李云此次观影,感触更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