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登顶珠峰(第2页)


    小鸥拨通爸爸何教授电话:“爸爸,”
    何教授一听女儿的声音,顿觉不妙,“我和田甜扛不住了,我们要回到7o基地,对不起,我没有坚持住。”
    何教授哽咽着说:“傻丫头,你已经尽力,你比爸爸强,我爬青城山都觉得累,你是我们老何家爬的最高的,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小鸥流着泪说:“真的吗?”
    何教授骄傲的说:“当然是真的!
    孩子,你给陈争他们都说说,明天可能会有突事件,一定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安全第一。”
    小鸥点点头,心里也大概知道了七七八八。
    当晚下了一场大雪。
    上山的人,整夜和衣而睡,山下的人担心了一夜。
    天亮时,大伙目送两位军人和两个队医护送两个女孩下山,陈争和了然都流泪了,但是强装坚强的挥挥手。
    指挥部通知,说8ooo米以上的区域天气晴朗,除三名队员留守基地,其他11名队员,明天凌晨三点就冲顶。
    于是在电视上,全国人民都看见了:
    凌晨3时o3分,2o“巅峰使命”
    珠峰科考登顶科考队一行11人从海拔83oo米的科考突击营地出开始冲顶。
    5月日上午,“巅峰使命”
    珠峰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致敬人类次登顶珠峰7o周年。
    在顶峰,队员们,有的展开国旗,有的架设气象工具,有的收集冰雪样品,有的忙着拍照、摄像,有点痛哭流涕。
    消息传来,小鸥和田甜喜极而泣,冲出帐篷,朝山顶疯狂招手。
    11时54分,海拔883o米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成功。
    12时2o分,数据通过该气象站成功传输至海拔52oo米的珠峰大本营。
    12时3o分许,所有科考队员顺利攀登至海拔884886米的珠峰峰顶,队员们高兴几秒后,就马不停蹄的采集雪冰样品,以用于大气污染物、特别是新型污染物的观测等研究。
    而先到达的特种兵,在韩队长的带领下,在重要的边坡、隘口及有大石头掩护的地方,建立了防御。
    陈争在nb77的引导下,在几名穿白色登山服的军人的帮助下,在顶峰平台的一个边坡,用铲子,去掉积雪,用取冰芯的工具剃掉了一大块岩石,然后露出一个直径大约1o多公分的管子,从上往下看,能看见一个黑色的疑似金属的物体插在管子里。
    而管子像是嵌在了坚硬的岩石里,甚至是生在了石头里面。
    nb77告诉陈争,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全球第九个信标。
    由于在山顶放了几万年,加之温度极低,这个管子拔不出来,而且明显感觉这个圣物已经和管子的内壁冻在一起。
    管子对称的位置有两个小孔。
    陈争和了然叫来队长,找来捆绑仪器设备的钢丝,穿过两个孔,四个人一起用力往上提,但是,很遗憾,纹丝不动。
    陈争记得信物是圆弧的一段,不是直的,所以硬提是提不起来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