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o章 守夜(第3页)


    然而,就在夜深人静之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猛然吹过,将米利坨夫从梦中唤醒。
    他睁开双眼,只见灵堂的门敞开着,之前的热闹已荡然无存,围坐的人群不知何时已经散去。
    只有火盆里的木炭无力地燃烧着,出微弱的光芒,仿佛也在诉说着夜的寂寞。
    米利坨夫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正准备踏上归途,结束这漫长的一夜。
    就在这时,一只枯瘦的手从旁边的阴影中悄然伸出,打破了夜的寂静。
    米利坨夫本能地后退一步,睡意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那只手稳稳地拿起一些劈好的木头,轻轻地放入火盆之中,顿时,火光变得更加明亮,照亮了整个灵堂,也驱散了四周的阴暗。
    从阴影中缓缓露出一张苍老的脸庞,是一位老人,他穿着一件显然年代久远的大衣,领子高高地竖起,几乎遮住了半边脸颊,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和一撮像花瓣般洁白的胡须。
    “科诺家的孩子,想不想听个故事啊?”
    老人微笑着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智慧的光芒。
    米利坨夫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所吸引,他点了点头,重新在火盆旁坐下,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老人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他的讲述。
    米利坨夫的目光在屋外黑沉沉的夜幕与火盆旁的老人之间徘徊,最终,好奇心与对故事的渴望战胜了归家的念头。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是要将这夜的凉意一并吸入胸膛,然后坚定地坐回到了老人的面前。
    火光在他眼中跳跃,映照出他年轻的脸庞,那双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老头的声音低沉而悠扬,如同秋日黄昏的钟声,缓缓地讲述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他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守夜仪式并非如今天这般简单,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情感,复杂而讲究。
    那时,人们会在野外的坟地里守夜,身后不是灯火通明的灵堂,而是刚刚落成的新坟,一座座静默的土丘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庄严。
    他们围坐一旁,不是围着温暖的盆火取暖,而是燃烧着玉米干,那噼啪的声响,如同逝者与生者之间微妙的对话。
    燃烧玉米干的习俗源自古老的民间信仰,人们相信这样做是在为逝去的亲人“烧炕”
    ,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从而在新居中过得更加舒适,减少对生者世界的侵扰。
    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却如同禁忌一般,令所有人闻之色变——北山。
    北山,自古以来便是传说中的阴气聚集之地,夜幕降临之时,常常会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声。
    那声音低沉而凄厉,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声音,穿越时空而来,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每当夜深人静,北山的鬼声便会更加清晰,让人不禁心生畏惧,连最勇敢的猎户也不敢轻易涉足。
    就在这样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卡尔塔夫家族的老族长,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中寿终正寝,享年已逾八十。
    他的两个儿子,遵照传统,为他举行了庄重的葬礼,他们是家族中的福人,负责送终的重任。
    为了给父亲寻觅一块福荫之地,卡尔塔夫家的大儿子不惜重金,从外县请来了一位名震一方的阴阳先生。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与推算,阴阳先生最终选定了北山的一处风水宝地,声称那里是福荫之地,若将老卡尔塔夫安葬于此,定能庇佑家族繁荣昌盛,富可敌国。
    卡尔塔夫家的兄弟二人,对阴阳先生的话深信不疑,他们不顾村民的劝阻,将父亲的遗体安葬在了北山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却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按照传统,他们需要为父亲守夜,但在北山守夜,这无疑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
    北山坟地的恐怖传说,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是卡尔塔夫家的兄弟,也无法摆脱那份本能的恐惧。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