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瓜果成熟


    运气不错,连续一段时间,等大薯都过了,赵三郎担心的大豆涨价的事情也没生。
    赵清虎虽然因为酷暑炎热不爱出门,一直窝在家里,可清水镇上的事情,他还是通过三郎、四郎了解过的。
    清水镇上,并没有出现混乱场景,就是粮价上涨了一些,带来了一些物价上涨,连猪肉都涨了五文钱。
    他担心的流民、暴民问题并没有爆,镇上的乞丐还是那大猫小猫两三只。
    悄悄松了口气,赵清虎家里面,也迎来了一波庄稼收获时期。
    主要是地里面的蔬菜,胡瓜、茄子、丝瓜、苦瓜、豆角,已经吃不完了,三郎每日都要带一些去镇上酒楼售卖。
    价格虽然便宜,总比浪费好。
    这还是搭着豆腐一起卖,每天也能卖出去二十多斤,收回来十几个铜板。
    这部分收入,自然是属于家里面的,每天三郎回来都要上交,让秦氏放进钱箱里面。
    此外,三分地绿豆到了采摘的季节,就在棉花地旁边。
    绿豆这东西跟黄豆不一样,不是一次性采摘的。
    绿豆的豆荚是一丛一丛的,有一些先成熟,有一些晚成熟,标志也很明显,就是豆荚变黑,那就说明里面的绿豆成熟了,可以采摘。
    这个任务,直接就交给大郎、二郎了。
    他们查看棉花地,收割蔬菜的时候,顺带手就把绿豆收了。
    绿豆可不能当做主粮,就是个搭配的。
    或是绿豆粥,或是绿豆汤,倒是在炎炎夏日,给家里面带来了不少清凉。
    硝石的事情,赵清虎让三郎去百草堂问过。
    董大夫是听说过,但是他家的百草堂没有,需要去外面进货。
    没有硝石,无法制冰,自然就没有冰镇绿豆沙。
    赵清虎喜欢喝凉的,每次谢娘子煮好了绿豆汤,都会用盆装了,放在竹篮里面,吊在水井之中冷却。
    挖掘冰窖的事情,三郎也代替赵清虎去询问了郑师傅。
    郑师傅拍着胸脯保证,冰窖他在行,说是学艺的时候,在府城跟着师傅,帮大户人家弄过。
    储存冰块,寻常地窖可不行,要用青砖,而且,有一些粘合剂,也是有配方的,郑师傅手上就有。
    赵清虎听了这消息,开心了好几天,让赵三郎代表自己去请郑师傅,让他抽时间,在冬天来临之前,带着人来自家挖一个冰窖。
    别说以他的小资家产,不够格。
    赵清虎舍得在这上面花钱,那就足够了。
    再说,如今他们家,也不是寻常小农家庭。
    旱地十一亩,水田八亩,加上九十亩梯田,最近虽然天气炎热,可大郎还是带着人,又开垦出一些荒地,满打满算,他家已经是拥有上百亩土地的小地主。
    更何况,还有一个赚钱的香饽饽豆腐坊,不缺这些。
    “爹,香瓜摘回来了,你看看。”
    午饭之前,赵大郎带着在地里忙活的人回来了,还带回来半背篓香瓜。
    赵清虎看了一眼,香瓜不大,都是青皮,只有一部分是黄色,应该是跟泥土接触的部分。
    拿起一个放在鼻下闻了闻,是记忆中香甜的味道。
    “不错,洗了吃,放一些在井水里面泡着。”
    不得不说,郑师傅手艺精湛,家里面两口井,水都是凉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