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门打狗(第3页)


    鬼子兵在进入山谷后,队形极为分散,当第一名士兵触雷时,走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经位于雷场的中央了。
    一声平地惊雷响起,山谷两侧猛地响起密集的枪声。
    哒哒哒!
    迫击炮连也跟着开始进行齐射。
    一时间谷底的日军部队乱作一团。
    河合明宏快反应过来:“敌袭,一,二中队反击,三中队掩护,四中队夺取山谷出口!”
    鬼子士兵的组织能力非常强。
    转眼间部队便恢复了秩序。
    甚至都不用指挥官出言,便以小组为单位,三三两两交替掩护,开始向山坡两侧进攻。
    此时王奉布置的雷场便起了效果。
    山坡上的414团部队,特意放水让日军攻上来。
    只是越往山坡上走,脚下的地雷越密集,
    砰!
    砰!
    砰!
    地雷接二连三的爆炸,谷底的日军部队,不得不放缓进攻脚步。
    位于后方的第四中队迅后撤,想要抢占唯一出谷的隘口。
    临时被王奉调整方位的重机枪阵地挥出了作用。
    密集的枪声响起,在通往隘口方向的道路上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火力网。
    双方僵持之际,三营从谷外迅杀进。
    面对三个方向的围歼,纵使日军部队精锐无比,也渐渐显露出颓势。
    谷内的枪声响了两个多小时才逐渐停歇。
    空气中的硝烟味非常浓重,地面随处可见的黑糊痕迹。
    王奉缓步走入谷底,脚下的皮靴踩在一具鬼子兵的尸体上。
    此战收获颇丰。
    歼敌六百有余,自身伤亡了四百多。
    各方面布置皆如此完善的歼灭战,部队伤亡还这么大。
    战争初期日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可见一斑。
    缴获了步枪五百多支,子弹,手榴弹若干。
    最重要的是,在日军的残骸中,现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之所以是在残骸中现。
    是因为这个型号的步兵炮,可以拆解成多个零件使用。
    在山地作战中极其方便运输。
    通过三维作战地图能够看出。
    一场惨烈的围歼战过后,虽然各部队伤亡惨重,但整体的组织度仍大于百分之五十。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这个系数和士气,士兵疲劳度,后勤补给程度等均有很大的关系。
    组织度一旦小于百分之三十,部队的逃兵便开始增多。
    小于百分之二十,就开始出现局部溃败情况。
    小于百分之十,就已经是一场全线大溃败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