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世态炎凉啊(第3页)


    时至今日,未央宫北宫墙外,蒿街北侧的一块居民区,都还以那位传奇车神的名讳命名:夏侯婴第。
    但郅都无法理解一个善弄车之技的人,居然成了天下兵王们的统领:中郎将。
    而且这个人担任中郎将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弄车之技’四个字。
    有这么一层有色眼镜,彼时的郅都对卫绾这个顶头上司,便也算不上有多恭敬。
    尤其是卫绾这个人,还在担任中郎将后,开始读书了。
    一开始,制度还没在意。
    毕竟作为汉室从天下各地的军队中,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兵王、储备军官,中郎群体本身就是要读书认字,好为将来进修兵法、军略做准备的。
    至不济,也起码得看懂上级来的战斗指令不是?
    结果可倒好。
    卫绾这不学那不学,偏偏学起了儒家的‘仁恕之道’,甚至还开始身体力行的实践起来。
    如何实践的呢?
    当麾下的中郎们犯错,乃至犯罪时,身为中郎将的卫绾每每包庇、掩盖,功劳都让给别人,黑锅都自己主动背起来。
    美其名曰:亲亲相隐,君子之风。
    这就让郅都非常无语了。
    好端端一个武将,你治什么儒啊?
    哪怕不学兵家的兵法谋略,也至少得挑个有骨气点的学说吧?
    ——卫绾可倒好,选了诸子百家中,数一数二的软骨头:儒家;
    又好似没过瘾般,挑了儒家内部数一数二的软骨头分支:谷梁春秋。
    积年累月之下,郅都看卫绾那是越看越不顺眼;
    以至于最后,郅都也到了该看书学习,进行知识储备的时候,早已经对儒家无差别蔑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郅都最终认定法家才是最好的学派,就是因为在法家提倡的价值体系中,儒家就是人世间的五大类蛀虫、败类之一!
    郅都觉得法家说得对!
    于是,就开始喜欢,并深入研究法家学问了。
    也可以说,郅都走上法家这么一条‘歪路’,建陵侯卫绾难辞其咎。
    和郅都无法与窦婴和平共处一样:郅都和卫绾,也同样算不上亲近。
    只是不同于窦婴的倨傲——卫绾这个人,性格是真的好,为人也是真的老实。
    所以,郅都大概率不会和已经功封建陵侯,且贵为当朝御史大夫卫绾起摩擦。
    准确的说,任何人,都几乎不可能和卫绾起摩擦。
    丞相窦婴和御史大夫卫绾,一个和郅都不对付,一个和郅都形同陌路;
    剩下的大司空韩安国,也照样算不上郅都的‘故交’。
    ——郅都和韩安国唯一一次打交道,是当年先帝尚在之时。
    准确的说,是太宗孝文皇帝驾崩后,梁孝王入朝奔丧,并开始对储君皇太弟之位动心。
    作为梁孝王刘武的幕僚,韩安国自然是殚精竭虑,为孝王出谋划策。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