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林氏影业上市(第3页)
」
「我很难想象,林,这竟然是你第一次用英语来写作!
」
草草看过几篇文章,戈特利布的语气满是惊叹。
他的反应并不是作假,是实实在在的被林朝阳的英文书写能力惊到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
「大概是因为我以前做图书管理员,看了许多英文原版书。
」
原来是这样,戈特利布微微颌。
但他却不认为只是当图书管理员就能练就一手如此高的英文书写能力。
林朝阳的英文写作水平甚至过了他所见过的大多数美国作家,这样的能力若没有刻苦的钻研学习是万不可能达到的。
而且他觉得林朝阳他们这些东方人的谦虚实在不算是个好习惯,这文章明明写的这么好,还说什么需要编辑来把关。
「恬淡、真诚、深厚,每一个单词和句子都透着让人仰视的生活态度。
这不仅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更是艺术。
施与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
戈特利布对这几篇文章赞不绝口,迫不及待的叫来了副手麦格拉思,将林朝阳的这几篇文章交给他,让他来负责林朝阳的专栏。
「林,我本人非常看好你的这种写作风格,但我还是要先跟你说明。
我们是杂志,所以专栏存在的长久与否也要视读者的欢迎程度。
」
「这一点我明白。
不过,罗伯特,这样的专栏我不太可能写太长时间。
」
林朝阳跟《纽约客》一般的撰稿人不一样,他成名多年,常年笔耕不辍,因而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专栏写作当中。
戈特利布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沉吟着说道:「《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这几篇文章我们可以先表看看效果,你再多写几篇凑成一个季度。
未来如果读者反响好的话,我们可以每年做一个系列的专栏文章,怎么样?
一戈特利布的这个点子不错,林朝阳欣然同意,「可以。
」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这一系列的专栏文章需要一个好听点的名字,你想好了吗?」戈特利布问。
林朝阳神色沉吟,说:「就叫《舌尖上的中国》吧。
」
戈特利布口中念了两句,露出笑容,「很好!
」
林朝阳在《纽约客》杂志社待了一上午,跟戈特利布有说有笑,也成了《纽约客》许多编辑和作家眼中的焦点人物。
大家都很好奇,这个能让戈特利布愿意花费一上午时间相陪的亚裔面孔是何许人也。
「《楚门的世界》看过没?它的作者!
」
林朝阳的身份没什么保密的,在它刚到办公室的时候,戈特利布就给几个亲近、得力的编辑和作家介绍过。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