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龙抬头(第2页)


    何雨柱哼哧哼哧道:“嘿,你这……家伙,就看不人好,爷们之前做的菜可是受到轧钢厂领导表扬,以后指不定给领导做菜。”
    “那还是厨子。”
    何雨柱:“……”
    嘁,老子不搭理你了!
    转身进屋,临关门前又道:“晚上别忘了啊。”
    呵,贱人就是矫情!
    徐得庸锻炼完心念一动,“嘭。”
    一箱白酒落在盲盒空间内。
    徐得庸一瞧,嘿,西凤酒,五二年第一届评酒会评出的八大名酒之一,其中白酒四种,也就是多数人知道的四大名酒,可惜后来就它没落了。
    之前在百货大楼看了一眼,好像需要两块钱一瓶!
    这玩意虽然在当下四大名酒中“最便宜”
    ,可一般人谁喝啊。
    某些方面从古至今,都一样!
    一箱六瓶,得,好事成了,找大舅哥给造了。
    他转身进屋,奶奶徐南氏正打着灯笼照房梁,嘴里念叨着:“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徐得庸也没说“这样没用”
    的话,传统的美好寄托嘛。
    今个吃饭,面条不叫“面条”
    ,称作“龙须面”
    ;水饺称作“龙耳”
    、“龙角”
    ;米饭称作“龙子”
    ;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
    ;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
    ;吃猪头称作“食龙头”
    ;吃葱饼叫做“撕龙皮”
    ,妇女不准动针线,“恐伤龙目”
    ……。
    总之,这一天就是和“龙”
    杠上了。
    早上,吃了“龙头”
    和“龙鳞”
    ,徐得庸出门,正碰到秦淮茹甩着大辫子,穿着整齐的抱着小棒梗出去。
    徐得庸笑眯眯道:“嫂子出门啊!”
    小棒梗立即大声道:“得庸叔,我去姥姥家。”
    这天还流行接女儿回娘家,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着,掉眼泪儿。
    秦淮茹大眼睛一转道:“哎,今个二月二,家里不来接,我只能自个回去,过年因为东旭的事也没回去看看,趁这个时间,东旭也能下地了,我回去一趟,正好,也给你问问村里有没有合适的。”
    徐得庸:“……”
    小嫂子,我劝你少管闲事嗫!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