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妄自菲薄
张常逊面容苦涩:“这乱世之中,风起云涌,仁人志士皆盼望辅佐一方明主,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我虽坐拥剑南道三十九州,却无进取之心。”
“纵然有大才猛将,也多半渴慕封侯拜相,而非偏居一隅,坐等他人来攻。”
徐慧妃不忍道:“在妾身心中,大王乃是顶天立地之君,宽厚仁慈之主,并无大错,不必妄自菲薄。”
“这大争之世,即便你碌碌无为,与人秋毫无犯,只要挡了统一之路,便是大错。”
张常逊叹道,“这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徐慧妃建言道:“大王何不向承影道长求助?”
“道长法力深厚,神通广大,必能力挽狂澜。”
张常逊摇了摇头:“道长世外之人,闲云野鹤,不慕名利,不喜凡尘俗事。”
“我怎能因一己之私,叫他卷入因果劫数,牵连通明派门人弟子。”
徐慧妃暗暗叹息一声。
两人愁眉不展,殊不知,承影道人却是欣慰。
“大王有这等仁心,乃蜀地百姓之福。
贫道拼死,也要保全大王性命。”
他站在殿阁朱瓦之上,遥望北方,正见一根天柱直入天穹,上达九霄,下通九幽,接天连地,浩浩荡荡。
其中,三重华盖巍巍垂落,庇护万民。
其下,紫气翻涌,云蒸霞蔚,一尊大鼎载浮载沉,镇压三道三十六州气数,吞吐无量气机。
一时惊叹不已:“高楷坐拥三道,麾下数百万军民,宽仁治世,轻徭薄赋,得人心所向,气运节节上升。”
“即便蜀国辖有三十九州,也无这等磅礴气象。”
“西北四道一统在即,不能任由孟之祥、崔鸿渐、杜崇文等人私心作祟。”
“须得相助高楷一把,早日安定剑南道,避免兵燹之灾,生灵涂炭。”
他转念一想,笑道:“不过,在此之前,贫道要考验一番,高楷是否表里如一,有无资格为天下之主。”
话音落下,他陡然化作一片清风,不知去向。
……
绵州、鹿头山。
此山为绵、汉二州交界,山势险峻,一座巍巍雄关,屹立在崇山之间,名为鹿头关。
乃是走金牛道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古称绵竹关。
高楷率军来此十里外,远眺一眼,不由赞道:“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
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着实一座险关大隘。”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