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穿成70年代文下乡知青告别


    京都苏家生的事,苏姗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放在心里。
    不过苏家倒是给她寄过来不少信件,她也懒得看了,直接就给烧掉了。
    ……………
    时光匆匆,转眼来到1974年。
    顾景辰和苏姗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顾睿轩,小名轩轩,这个名字还是顾老爷子取的,“睿”
    代表聪明、睿智,“轩”
    则寓意气宇轩昂、前程远大。
    与此同时,李悦和贺知青也走在了一起。
    苏姗还从空间里挑出了一套床上四件套送给他们当新婚礼物,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厚礼了。
    这几年,顾景辰凭借媳妇儿空间里的各种农用机械和资料,不断提升自己。
    他从中研出多种农具机械,如旋耕机、起垄机、深土机、播种机、施肥机、脱粒机、粮食烘干机、打捆机、收割机等。
    他还把自己的自行车卖了,利用自己媳妇空间里提供的资料,制作出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原因是他嫌骑自行车度太慢,带着媳妇儿和儿子不方便,于是他自己动手做了一辆。
    这可把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震惊到了,厂长还因为这个电动车大加赞赏,并向上级领导上报之后,上级领导极为重视,专门派人来考察了一番,随后得到厂里领导批准。
    顾景辰也凭借这些成果,收到了京都研究院的调令,被直接调回京都。
    这几年,苏姗同样没闲着,她一有时间就在空间里钻研父母留下来的那些资料和空间里原本的那些修仙界的医书。
    70年代国内的消炎药匮乏,大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青霉素。
    她空间里有实验室和父母留下来的资料。
    这为她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苏姗利用这些资源,结合空间里的药材,开始研了几种新型的消炎药,比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等,抗菌谱广,对多种细菌感染有效。
    效果比现有的更好,而且成本更低。
    同时她还制作了几款中草药消炎药,如金银花颗粒、连翘颗粒、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片等。
    她还研了一些止血药和疗伤药,通过在兔子身上反复做实验,验证出来的药品效果非常好。
    中午,顾景辰回来后,直接从怀里拿出一份调令递给苏姗。
    苏姗;“你这是要调回京都?”
    “嗯,我被调去了京都研究院。”
    顾景辰说着话从苏姗怀里接过半岁的儿子回答道。
    苏姗虽然有些不舍,但她知道这是个机会,“那咱们什么时候离开?”
    “三天后的火车。”
    顾景辰道。
    次日一早,两人收拾好,顾景辰去厂里请假,就骑着电动车带着自家媳妇和儿子一起回了村。
    他们回来是和大队长以及关系不错的知青们道别的。
    几年前,苏姗就把空间里的一些种植和养殖的技术资料交给了大队长。
    大队长也不负众望,让村里慢慢富裕起来,带着村民一步步走向小康,村里现在大部分人家都住上了青砖瓦房。
    他一直很感激苏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