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青花瓷(第2页)
“你别乱喊,晚上真会有狐仙野鬼钻你屋里去。”
“你不知道山鬼吗?屈原屈子的山鬼傻瓜。”
“我是傻瓜吗?我可看过梅里美米洛的维纳斯,小心啊!
你开始喜欢上鬼了,别想在爱和爱情方面投机取巧的啊。
兄弟,醒醒吧,疯了疯了,醒醒吧。”
“我没疯。
山鬼跟古希腊神话中爱神一样。”
“小李子,你哥被山鬼诱惑了,天呐,还没开始,你怎么就意乱情迷了?”
“我看到了巨人正举着什么?”
“前方有一辆旋转着水车。”
“那百分百是水车。”
“你们是当文艺青年呢,还是当疯狂骑士呢?”
“好啦,别装啦,当疯狂的骑士干什么,同脑子里的魔鬼作战吗?还是当个文艺青年吧。”
瑶池之水,静静流淌着,清澈见底,张笙想起了小姨家门口长白山天池里留下来清澈那种几米深能一见到底清澈之水,都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天河之水啊!
小时候大河之水里玩大,泡大。
但是对于江水不算熟悉的,反正从绿皮车的窗外看到过祖国山山水水的大江大河之类,认知仅限于此,对大河之水是熟悉不过了,他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能比庄子秋水的意境了。
由乘风破浪,巫山云雨后,两岸猿声,李白杜甫美好山河,元白盈盈传,还有长恨歌,爱和爱情悲欢离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原的空灵禅性之美,眼前清澈见底水面如镜反而映衬出了竹桥流水神韵,还有浮在水面上竹排,如同青翠色的一缕浮叶。
瑶池两岸,徽派明清古建筑庭院,仿佛隔世青花瓷神韵之美,简直美轮美奂,瞬间又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海市蜃楼,多想踏上竹排,顺流而下,唱着赞歌,小小竹排哟,中国山水画禅道精神,正是客观和主观动与静完美融合统一。
祠堂象征着中国的礼仪文化存在,中国的诗书礼仪都能从祠堂存在的本身一窥其中神秘。
暮钟晨鼓的禅房里同样“嗡嘛呢呗……”
,籁音孱孱无处不在佛法读经诵咒。
吴氏祠堂和程氏祠堂在瑶池水岸左右两侧,遥想当年都是当地氏族侯门望族大户人家。
中国宗族文化传统,在南方还保留着浓厚乡土民风色彩。
大家族兴衰和红楼梦异曲同工之致,宁荣意味着兴衰,过去现在全部浓缩在眼前祠堂,还有一排排古色古香明清徽派古建筑上了。
仿佛又回到了农耕桑织阡陌田亩,可瑶里是青花瓷故里,青花瓷传说如同神话中的美人,所以商贾巨富也留恋于此。
青花瓷是全世界奢侈品,有青花瓷地方从来不缺少浪漫爱情,过于瑶里荣光与繁荣是无法想象,可以这样比喻大唐当年长安城有多繁华兴盛,世界上最迷人存在,瑶里亦如此,可见青花瓷之美多么珍奇。
能产生如此大世界范围内影响力,雍正和乾隆都是对青花瓷迷恋帝王,对于青花瓷都几乎是亲力亲为参与,这是帝王们对美艺术追求和涵养。
因为青花瓷在帝王们生活中地位太重要了,在宫廷里玉和青花瓷几乎等同于有钗必有黛,钗黛是美随影相随,无法割舍分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了瑶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青花瓷美并非简简单单器物之美,青花瓷美和翰墨书画之美有相似部分,也许仕女图、洛神赋、韩熙载夜宴图、蜀王游乐图、还有雍正十二美人图,也算是青花瓷美一部分。
青花瓷意义在于时空穿越感,能突破岁月桎梏和束缚,岁月的激情还有灵魂精神,文化历史积淀,青花瓷可以承载思想精神艺术美的诞生与存在。
青花瓷是一种象征,可以是绿珠飞燕,昭君貂蝉,西施,白居易笔下樊素素,杨玉环,李夫人,元稹笔下莺莺传。
青花瓷是一种美展现,永恒不变光泽色彩,隐藏着涅盘重生。
地狱硫磺烈火锻炼,走出修罗场美丽,走出轮回困惑青花瓷,至少如同保存在敦煌莫高窟里的美。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