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花魁盛会十三(第2页)


    那么,就一定要展露出与众不同的非凡东西。
    本非我愿,为势所迫。
    要么不做,要么就尽力去做。
    花魁大会是个契机,若是能助聂胜琼夺魁,有周邦彦与秦观两位大名人的衬托,王棣之名也必定绽放——二位大咖,请允许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肆吧。
    聂胜琼想夺魁自非易事,要想赢得彻底,要想赢得众望所归,得另辟蹊径,得有不一样的东西。
    舞台剧便是出奇制胜的招数。
    大宋朝的富庶放在后世绝难以想象。
    熙宁十年,税收总收入共7o7o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三成,工商税4911万贯,占七成。
    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
    国家富足,黎民百姓却不贫困。
    就拿米价来证明一下:熙宁年间开封米价四百文一石。
    宋代一石六十六公升约一百市斤米,按一文钱相当于两角人民币计算,那么彼时的米价大约是八角钱一斤。
    不到一元每斤的米价啊,绝对是物所值。
    米价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富强稳定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彼时的社会状况。
    而“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更是佐证。
    饱暖思y欲。
    兜里有俩钱,得找地儿用去。
    可惜的是,这个时空也没有旅游业一说,大抵只能逛逛勾栏瓦舍、欣赏欣赏瓦肆伎艺。
    而舞台剧,绝对是能够吸睛的新奇事物。
    从观众目不转睛的神态来看,王棣这一步奇招算是走对了。
    更有人凝神屏息后,拊掌道:“神乎其神的‘隔壁戏’哪……”
    旁人细看舞台上的表演,再听那五花八门的声音,亦是恍然称奇。
    “隔壁戏”
    ,便是口技了。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骗取猎物获得食。
    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故事中,“鸡鸣狗盗”
    是最早将口技运用到了军事。
    唐朝时期就有了专门培养口技人才的社会组织,叫“学像声社”
    ,展至本朝,成了极受欢迎、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
    。
    在杭州盛为流行,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等。
    但其时兴起的口技隔壁戏,盖以八尺屏障为隐身,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人坐屏障中,以说、学、逗、唱和模仿动物声音为主,只听其声,不见其人。
    眼下这出戏,表现形式虽然一致,亦是未见表演者,但台上的种种布置却与口技出的声音高度契合,非止是令人身临其境,而是完完全全地展现出了故事场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